2023年第七期:《康震评说诗圣杜甫》 -尊龙凯时手机版

温暖的读书时光
2023 第7期 二维码
04

《康震评说诗圣杜甫》

康震 著

《康震评说诗圣杜甫》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在《百家讲坛》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,书中捡拾有关杜甫及其生活时代的历史碎片,结合诗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点点滴滴,精彩呈现了诗圣杜甫的成“圣”之路。

中国诗坛群星璀璨,特别是在唐代,更是诗人辈出,其中有很多人的诗才完全可以与杜甫比肩,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奉为“诗圣”?更为重要的是,是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经历塑造了杜甫高尚的人格,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,使他成为了“诗圣”?

推荐人:刘俊晓
为你读书
刘俊晓
刘俊晓
巩义市伏羲路小学教师,曾获河南省“一师一优课”一等奖、河南省优秀班主任、郑州市骨干教师、河南省骨干教师、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、巩义名师、郑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、巩义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光荣称号。
00:00 00:00
正文

大家好,我是刘俊晓。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《康震评说诗圣杜甫》。喜欢杜甫!少年春风得意,青年潇洒俊逸,中年时运不济,晚年颠沛流离。这是对杜甫个人的生命特征的高度概括。

杜甫于公元712年生于巩义笔架山下的一个窑洞里,从他的曾祖父从湖北襄阳到巩县任县令开始,这个诗书传家的文豪之家开始在巩义扎根。

“忆年十五心尚孩,健如黄犊走复来。庭前八月梨枣熟,一日上树能千回”。这是杜甫五十岁时回忆15岁自己的画像。
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这是青春期的杜甫,豪情万丈,傲视群雄。登高一览,江山尽在怀抱之中。可以说,这不仅是一个人的青春时代,这也是大唐的青春时代。这首诗有着兼济天下的浪漫主义情怀。

读李白,你可以化身成一身青衣的游侠,访遍山川大河,看遍人间百态,孤独时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,热闹时“呼尔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”。

读杜甫,你便是那个最为忧国忧民的诗人,登高之时感伤于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,在茅草屋里畅想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。

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,他忧国忧民、挥毫赋诗,留下了14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,是我国诗坛承前继后、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,他的诗被后世称为“诗史”,他被后世尊为“诗圣”。

杜甫作为诗圣,其身上无疑具有一个优秀诗人、卓越诗人所应具有的全部特质。即拥有高于常人的才情、激情,超越常人的敏感、敏锐,能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的坚韧、坚定,且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与寂寞。

杜甫是一个集多种矛盾为一身的复杂存在。在杜甫身上,我们既能看到物质贫乏的一面,又能看到精神富足的一面;既能看到喝酒放纵的一面,又能看到正直自律的一面;既能看到严肃的一面,又能看到诙谐的一面;既能看到现实主义的一面,又能看到浪漫主义的一面。正是这些矛盾的客观存在,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杜甫,一个鲜活的杜甫,一个精彩的杜甫,一个有血有肉、有情有义、有声有色、显著区别于其他诗人的魅力四射的杜甫。

一生漂泊的杜甫,留在家乡的时间并不长,但他的诗句里,却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。比如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,“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”

在与我们相隔1300多年时光的诗圣身上,所散发出的人性之光和家国情怀让人动容。巩义人越发感受到这位老乡的可贵,并开始逐渐把杜甫身上的家国情怀融入自己的骨髓。

于是,在巩义,你会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读着杜甫的“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”,耄耋之年的老人悟着杜甫的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。

有人说,“向杜甫致敬,就是向古老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致敬,向一种伟大的诚实与辽阔的胸怀致敬。”

正如一位诗人所言,杜甫不只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。杜甫不仅仅是古代的,也是现代的,更是未来的。


读书心得
网站地图